前言
当残障与女性相遇,这一交叉领域是重要但又缺少关注的议题。
此前,针对中国残障妇女群体状况的调查研究成果《中国残障妇女发展状况评估研究(2001-2010年)》,立足于性别视角与残障视角,对残障女性在六大领域的发展现状进行梳理,并对残障妇女和妇女整体发展水平之间、城乡残障妇女发展水平之间、残障妇女和残障男性发展水平之间等存在较大差距加以分析。
十余载之后,在一系列的政策推动和社会努力下,妇女事业得到巨大发展和进步。那么,残障女性在残障和性别的双重角色上有何变化?诸多活跃在各个地方和领域的受残障影响女性又如何看到身边发生的变化,如何加入到与之相关的共同的调查研究中呢?
为此,2019-2021年期间,上海有人公益基金会联合浙江师范大学残障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借助“受残障影响女性魅力成长营”的举办,以及80位营员在各地以残障女性为主题开展“残障发声月”的活动和《从她们到我们——受残障影响女性工作手册》的编写,展开定性和定量的研究,共收集有效问卷1083份,撰写完成《残障女性发展状况报告(2022)》。课题组由李学会、蔡聪、肖佳、孔娜娜、李冰、解岩组成,报告主笔人李学会,感谢郑莹、佀新艺对报告内容的中肯建议,感谢韩婧莹、王宝珠、龚艺、张慧、陈玉英、朱宏璐、余琪、杨青风、陈鹏等在问卷收集过程中给与的大力支持。
感谢“受残障影响女性魅力成长营”长沙站、成都站、西安站、上海站的各位营员:白小艳、陈发英、胡梅珍、梁伦、谭英、欧阳春、刘艳娟、韩婧莹、姜妮、蒋松、黄少艳、唐波、杨丰萍、龚艺、莫叶、肖川、杨勇、王娟、周瑛、喻姸;叶梦玲、王小红、朱宝霞、谢依依、仝蔚、王言、李小敏、钱丽、刘峰、余丹、古丹、黄弯弯、梅朵、王烨、杨文静、曹阳、陈之芬、刘正芝、魏丽娟、杨敏;路璐、谢改毅、王琦、曾晓琰、杨华、张文华、刘琳琳、魏立菁、胡甜甜、王萍、李翠荣、雒丹、曹瑞华、师雪娇、刘吟、魏小粉、师绩芳、韦娟、宋小娟、王宝珠;刘琴、刘荣芬、孙金荣、陈欣鸿、施旭、姜黎梅、诸立文、韩璐、李青、余丽玲、皮晓宁、陈秀芹、朱军林、薛淑彭、王海霞、王维、叶萍、胡佳怡、程莹莹、董佳悦。
2025
2024
Copyright © 2017-2021 One Plus One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6061839号 | 京网安备11010602006767号